为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落实落地 ,切实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现就2025年意甲竞猜官网春季学期的课程助教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 2025年春季学期助教申报
(一)岗位设置
坚持按需设岗、竞争上岗、规范考核、按劳取酬的原则。各聘任单位及课程负责人应按照岗位职责,加强对助教的业务指导和考核。
1. 覆盖课程包括以下三类:
(1) 线下教改类课程:包括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通识课、新生研讨课、高年级研讨课、翻转课堂、“悦读经典计划”系列导读课程(课程号 004开头)、创新创业课程、“百”层次优质课程、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
(2) DIY系列课程(课程号 005开头);
(3) 线上或混合式教改类课程:包括慕课(含慕课中的通识学分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等校级立项课程。
2. 岗位设置与津贴:为切实发挥助教作用,更好地支撑研究性教学、小班化等改革,结合当前助教实际运行情况,学校对覆盖课程原则上按照每个教学班1个助教的额度予以经费支持。
原则上,每人每周标准工作时间为6小时,每月最多工作4周,教改课程助教津贴标准为35元/人/小时,非教改课程助教津贴标准为20元/人/小时。除少量学业挑战度高、小班研讨及过程考核等教学任务重的教学班助教外,超过标准工作时长的助教津贴学校不予支持。在鼓楼校区面向大一新生开课的教师所聘用的教改课程助教如涉及到校区之间的通勤,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延长工作时间,原则上每周工作时长的上限调整为8小时。
助教费将分为工作津贴与考核绩效两部分发放,当季学期发放工作津贴,即核定助教费的 70%,剩余部分作为考核绩效,待助教考核工作完成后核定绩效额度,后续将一次性发放。各单位及课程负责人应加强考核,及时发放工作津贴,不得克扣、挪用助教津贴。
3. 申报对象:我校在籍全日制研究生(自学生申请至助教工作结束之日),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遵纪守法、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无任何处分记录;成绩优异、学有余力;身心健康、认真负责;课程相关专业研究生优先。延期、在职研究生、定向和委托培养研究生不得申请。每人只能担任一门课程的助教,不得兼任。
助教申报结束后,如不符合要求,不再开放增补。学生申报时须知悉助教工作起始时间,如课程后续发生变更例如停调课等,助教工作将依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4. 岗位职责:助教在课程负责人的指导和安排下开展工作。助教的基本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1) 全程参加学校组织的助教培训,了解助教工作的要求与政策,掌握相应的方法与技能。
(2) 做好各项开课准备工作,如配合课程负责人做好课程网络平台、教学辅助系统的账号注册、建课、建班等;协助课程负责人建设和更新教学资源。
(3) 开课过程中,根据课程负责人的要求随堂听课,协助教师实践“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方式,组织签到、团队学习、实习实践活动等;协助课程负责人开展在线教学,上传教学资源、组织线上讨论、整理和分析学生在线学习的各类数据等。
(4) 课后,根据课程负责人的要求组织答疑,协助批改作业及组织阶段性考核等;协助课程负责人完成课程的监考、阅卷等工作。
(5) 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协助课程负责人征集学生学习心得、优秀习作等,并撰写助教工作总结报告。
(6) 做好新旧助教工作交接。
课程负责人根据开课前制定的助教岗位职责加强对助教的管理与考核,对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助教,教师和学院(教学单位)应终止助教工作,并将情况及时报本科生院。本科生院将组织学院开展助教岗位考核,对优秀助教进行表彰;对工作态度消极、工作质量差、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助教将被列入黑名单,一律不再聘用。
(二)助教招募
以学院为主体组织助教招募工作。与任课老师研究方向相近的优先录用。学院自行组织课程负责人在学院主页发布助教岗位需求,并组织学生申请、教师审核及学院公示。
请有意向申请的学生,征得导师同意后,按照附件中岗位设置,2025年1月5日前填写以下链接报名:https://table.nju.edu.cn/dtable/forms/e6ff7a36-af7c-4c55-bac3-4d40868aa416/